中秋饮食渊源
序曲 文字
关注
9853241
2017-09-29


中国过去多年节。

逢年过节多要吃吃喝喝,有的还外带玩乐。

宋朝时候,什么年节吃什么,

已经有了一定之规。



过元旦饮屠苏酒。

立春食春盘。

元宵节吃糯米圆子、绿豆粉制成的蝌蚪羹。




寒食吃醴酪即以粳米或大麦做成的粥,还有小枣蒸糕。

端午节

吃角黍即粽子。


七夕吃糖油面制成的“果食”。

此外,中秋有玩月羹,

重阳有米锦、重阳糕,

冬至有百味馄饨,

腊日有萱草面、腊八粥等等。


唐玄宗赏月,

虽有酒宴,

却无月饼,

从吃喝的角度看,

中秋节的体制

尚不完备。

待到明清两代,

宫廷中秋

要吃月饼

已成定例。



食话中秋



《酌中志》记载

据明代万历时太监刘若愚《酌中志》记载,宫中八月十五,“家家供月饼、瓜藕,候月上焚香后,即大肆饮啖,多竟夜始散席者。”


清末每逢中秋,皇上太后便要御膳房准备月饼,自食之外,还要遍赐王府的福晋格格以及军机大臣、内务府大臣、总管太监,以示共享团圆之意。


官府民间皆仿效之,一到八月十五,京城便闹腾着送月饼,和现在情况差不多,只是没有快递公司掺和。


不过,彼时月饼滋味则远逊于今日,包括御用月饼在内。


凤鸣茶礼

扫码可得


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

据清末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载:“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,他处不足食也。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。大者尺余,上绘月宫蟾兔之形。有祭毕而食者,有留至除夕而食者,谓之团圆饼。”



御膳房的月饼,据说就是这种祭而后食的“团圆饼”,只是规格更大些,径有二尺余。


能从八月十五留到大年三十的货色,必定是少油缺料,不然准得哈喇了。其味道可想而知。


至于专为食用制作的致美斋月饼,直到民国盛名犹存。



朱家溍先生的评价是,致美斋的月饼与各点心专业所做都不同,有枣泥松子馅和葡萄馅,皮馅各半,酥软异常。



葡萄馅的妙在皮和馅的界限不分明,它的美既在馅,也在皮。这种月饼热的尤其好吃。可惜,如今只能从文字之中臆测其滋味了。


《水调歌头》

苏轼《水调歌头》有一短序:“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”

今人杂务缠身,亲情渐薄,纵对一轮明月,也难有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慨叹了。年节变迁,堪可玩味。


撰文 | 汪朗

编辑 | 冬青

部分内容有删减


选文自《文人与食客》

汪曾祺、汪朗父子著 


扫描二维码

即可购买


博库 · 慢生活美学

生活之美  触手可及

微信群管理员ID : Mbookuu

进入圈子
|相关推荐
|讨论区
暂无数据